GB/T12605-2008管道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 金属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方法及质量评定分级。本标准适用于壁厚为(2~175)mm的金属管子及管道的环向对接接头。对焊制管件(三通、弯头)焊管(纵缝、螺旋缝)焊接接头也可参照使用。
木标准不适用于摩擦焊、闪光焊等机械方法施焊的对接接头。
2、辐射防护
2.1放射卫生防护应符合GB18871-2002、GBZ117-2002和GBZ132-2002的有关规定。
2.2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时,应按GBZ117-2002 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
2.3现场进行y射线检测时,应按GBZ132-2002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作业时,应围绕控制区边界测定辐射水平。
2.4 现场检测时,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报警父。
3 透照工艺
3.1 射线透照工艺分级
3.1.1 本标准的射线检测技术分为两级:A级--中灵敏度技术;B级--高灵敏度技术。6.1.2射线检测技术等级选择应符合制造、安装、检修等有关标准及设计图样规定。金属管道对接接
头的射线检测,一般采用 A级技术进行检测。有较高或特殊要求时,可采用B级技术进行检测6.1.3 由于结构、环境条件、射线设备等方面限制,检测的某些条件不能满足A级(或B级)射线检测技术的要求时,经合同双方协商,在采取有效补偿措施(例如选用更高类别的胶片)的前提下,若底片的像质计灵敏度达到了A级(或B级)射线检测技术的规定,则可认为按A级(或B级)射线检测技术进行了检测。
3.2 表面要求和射线检测时机
3.2.1 在射线检测之前,对接接头的表面质最应经外观检查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像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欠或与之相混淆,否则应做适当的修整。
3.2.2除非另有规定,射线检测应在焊接全部完成后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全部完成后24h再进行射线检测;对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进行或增加一次检测。6.3 透照方式
3.3.1 内透法
3.3.1.1 中心全周透照法
射线源置于管道的中心,胶片放置在管道环缝外表面上,并与之贴紧(见图1)。
3.3.1.2 偏心透照法
射线源置于管道中心以外的位置上,胶片放置在管道外表面相应环缝的区域上,并与之贴紧(见图 2)。
3.3.2 外透法
3.3.2.1单壁外透法
射线源置于管道外,胶片放置在离射线源最近一侧管内壁相应焊缝的区域上,并与焊缝贴紧(见图 3)。
3.3.2.2 双壁单影法
射线源置于管道外,胶片放置在远离射线源一侧的管外表面相应焊缝的区域上,并与焊缝贴紧(见图 4)
更多详细内容可到下载栏目中的无损检测行业标准进行下载:GB/T12605-2008管道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方法。